人民幣最近出現的反常走勢引起了各界廣泛的關注,一時間市場炸開了鍋,眾說紛紜。美元對人民幣現匯盤中,人民幣已連續(xù)3個交易日觸及日內跌停線,即貶值幅度達到當日中間價的5%。。 筆者認為,人民幣的急貶是“有據可依的”,可以看做是人民幣的一個順理成章的調整;此外,當前的環(huán)境和亞洲金融危機不完全一致。 首先需要注意到的是,人民幣近期的表現并不是偶然的、突發(fā)性的。至少有兩點暗示了這一點。其一,人民幣近期的貶值符合市場預期。目前市場上彌漫著人民幣貶值的預期,無本金交割的遠期人民幣匯率(NDF)市場上顯示1年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貶值至7.20的水平,而12月3日的美元對人民幣的中間價為6.85。這意味著即便是在人民幣出現連續(xù)貶值的情況下,按照市場預期,人民幣還有相當一段的貶值歷程需要走。 其二,人民幣近期的下跌符合政策面的暗示。在最近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首次不再出現對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策略(主要是增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的討論,這一點不應該被忽視。 其次,人民幣貶值其實符合近期國際市場的動向。我們不應該忽略,人民幣異常急貶的背景是美元匯率近期的顯著升值。美國的去杠桿化使得國內流動性收緊,由此美元匯率反而出現一輪與其基本面不相對應的升值。如果像國際收支數據所顯示的,中國近期出現外資流出的跡象,那么外匯市場上的美元可能在短期內突然變得緊張,從而為人民幣貶值打開了市場空間。這或許就是這次人民幣急貶的機制。 再次,人民幣急貶可看做擺脫過度依賴美元的努力或嘗試。人民幣沒有“義務”跟進美元的獨舞。人民幣暫脫離與美元亦步亦趨,有助于調整人民幣對歐元等其他貨幣的匯率。從基本面上,人民幣當前沒有對歐元等貨幣升值的條件,即最近人民幣對歐元等貨幣以升值為主。 從這個角度說,人民幣急貶與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不矛盾。人民幣已放棄盯住美元單一貨幣。在一攬子貨幣中,中國有可能在某段時間降低美元的權重,以更多平衡與其他貨幣的經濟金融關系。 最后,有人提到,就像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國當前應阻止人民幣貶值。問題是現在的情況并不完全等同。那時貨幣大幅貶值的是東南亞國家,它們當時不是中國主要出口市場;現在出現貶值的是歐元和英鎊,從8月起它們對美元已有可觀貶值,而歐洲現在是中國最大出口市場。而1998年出口占當年GDP比重僅約20%,現在已增加1倍。 筆者預計,雖然人民幣不大會延續(xù)急速貶值態(tài)勢,但估計貶值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在其他多種貨幣對美元出現明顯貶值的情況下,人民幣為什么不能和它們一樣對美元適度貶值呢?這其實只是一個合乎常理的調整。因為,人民幣對美元外的主要貨幣沒有出現明顯貶值。事實上,在美元升值的過去幾個月中,國際清算銀行提供的人民幣有效匯率也是明顯升值的。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