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召開的APEC財長會議上,各國財長盛贊中國在恢復全球經濟增長中的貢獻,但不少西方媒體仍認為財長們回避了一個重要問題:弱勢人民幣是否對鄰國的出口造成了傷害。 中國自2008年7月恢復緊盯美元的外匯政策后,就一直承受著來自西方的壓力。本周二中國央行發(fā)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首次提及將“結合國際資本流動和主要貨幣走勢變化,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首次不再提及“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這一表述引發(fā)市場關于人民幣即將大幅升值的猜想。 人民幣匯率或更具彈性 近一段時間國際游資呈現(xiàn)加速流入中國的態(tài)勢,央行11日發(fā)布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提到“9月份流入我國的資金明顯增多,當月新增外匯占款高達4068億元,增加額創(chuàng)下年內新高”,熱錢豪賭人民幣升值的情景或將再現(xiàn)。 除西方國家,不少新興市場國家也希望人民幣升值。美元的大幅貶值已令新興經濟體叫苦不迭。今年以來美元兌一些國家的貨幣貶值程度高達40%,南非、俄羅斯、泰國等國已實行資本控制和積極入市干預匯市來打壓本幣,抵消美元大幅貶值所帶來的不良影響。與此同時,周邊國家的輿論也開始傾向促人民幣升值。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民幣應繼續(xù)保持匯率的基本穩(wěn)定,如因周邊國家或美國的壓力而升值,對國內市場和出口有不利影響。且我們國家對于人民幣合理價格究竟應該在哪里也未進行完整的評估,我認為目前人民幣的單邊走勢是非正常的,而正常的匯率應該是雙邊的上下波動。” 野村證券亞洲研究主管木下智夫兩年內看高人民幣兌美元升至6:1,世行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紛紛也表示人民幣價值低估。對此,譚雅玲說:“人民幣升值對周邊國家來說是個利好,可以緩解他們的出口壓力。不能因為他們想讓人民幣升值,我們就貿然升值,要計算自己的利益! 《貨幣戰(zhàn)爭》作者宋鴻兵也在本周四表示:“中國在匯率問題上一定要算一筆賬,升值帶來的損失一定要要求補償,跟別國探討匯率問題也要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 從近期人民幣對美元的無本金交割遠期來看,當前匯率比1年期遠期低估3%;比2年期遠期低估8%,這顯示出人民幣近期具有升值壓力;同時,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一步,匯率的自由浮動是必經之路,也是當前匯率機制改革所必需的。 美國赤字再攀新高 美國巨額的赤字不但造成美元貶值,也導致美國民眾的擔憂。美國時間12日,受10月份聯(lián)邦巨額赤字公布影響,道指結束了連續(xù)6個交易日的階段性上漲,三大股指全面下挫,當日道指下跌93.79點,收報10197.47點,跌幅為0.91%。 受一系列重組事件影響,英國富時100指數(shù)周四收高至13個月來高點,截至周四收盤富時100指數(shù)收于5276.50點,上漲9.75點,漲幅為0.19%。受德國經濟三季度可能增長0.8%-1%和法國經濟可能在2010年增長1%-1.5%的消息影響,德國DAX指數(shù)和巴黎CAC指數(shù)本周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10月份美國單月財政赤字達到了1764億美元,創(chuàng)下歷年來的最高紀錄,在9月30日結束的2009財年,赤字總額達1.42萬億美元,比2008財年增加了9580億美元。奧巴馬財經委員會預估2010年財政赤字將達到1.5萬億美元。不斷高筑的債臺,引發(fā)美國民眾的擔憂。當前赤字已經占到了美國總GDP的9.9%,僅次于二戰(zhàn)后1945年的21.5%。 美國財長蓋特納在本周出訪東京時表示將努力平衡政府的財政赤字,但不少經濟學家表示過高的政府債務已成為美國經濟的隱患。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