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期貨市場或將進入前所未有的詭異時期 金本位的回歸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這個消息乍一看非常古怪:一個場外現(xiàn)貨黃金交割的副產(chǎn)品,可以作為所有場內商品交易的保證金抵押品;一個美國CME的保證金抵押品,即實物黃金要保存在摩根大通的倫敦銀行,則更不合情理,交易風險在美國,保證金清算在倫敦的一個商業(yè)銀行,恍惚間美國與英國已成一體,或者讓人對于“盎格魯—撒克遜”金融秩序會有更多的體味。 任何貌似古怪的現(xiàn)象,其背后一定會有合理的解釋。對于這一事件,首先不容置疑的是,由于CME這家美國最大的期貨交易所的承認,黃金擁有了作為所有商品交易的保證金抵押品的資格,這種資格以前只有美元才具備。你也可以把黃金看成是可以在CME進行抵押貸出現(xiàn)金貸款,然后去買賣各種商品期貨。簡言之,在CME的現(xiàn)貨黃金質押單可以享受到現(xiàn)金的待遇了。 這意味著什么呢?即黃金在CME真正獲得了貨幣職能。 貨幣的基本職能有五種: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就價值尺度而言,過去10年中,黃金作為價值尺度的有效性遠遠超過美元和歐元等各種紙幣,如果用美元來為過去10年的石油標價,它先大漲了665%,再大跌了77.5%,那么任何基本面都無法解釋,只能理解為“這個世界瘋了”。但用黃金標價,則合理得多。黃金的儲藏功能一直都在,它是世界上主要紙幣發(fā)行的央行——美聯(lián)儲、歐洲各國央行最重要的儲備物,即作為紙幣發(fā)行的隱形保障物。 此前,黃金的其他三種職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已在民間開始回歸,比如E-GOLD的存在,但它的廣泛性、便捷性遠遠不及美元等紙幣。 此次CME關于黃金通告的重要意義在于,它宣告了黃金在CME享有貨幣的流通和支付的權力,更由于CME作為世界上最重要商品交易所之一,它的授權使黃金體現(xiàn)了一定成色的世界貨幣回歸。 鑒于CME在金融圈的地位和信譽高于一般的國際投行和商業(yè)銀行,當CME都承認了黃金的貨幣職能時,商業(yè)銀行和國際投行將不得不跟隨接納黃金的貨幣職能——承認實物黃金具有抵押貸款功能,并在此基礎上開發(fā)出更多以實物黃金為基礎的衍生品,乃至給實物黃金賦予更大倍數(shù)放大的流動性。簡言之,國際金融市場的主流將由此開始承認并加速接受黃金貨幣職能的回歸。 CME承認黃金貨幣職能的回歸并非是對黃金的“恩賜”。CME給出的理由是,因客戶的要求,即客戶認為黃金是優(yōu)質資產(chǎn),要求允許用其質押獲取流動性,避免現(xiàn)金在實物黃金上的沉淀或浪費。即是迫于客戶的壓力。 更合情理的解釋是來自于CME自身的困境。此前的黃金價格大漲,場外的現(xiàn)貨黃金交易激增,則意味著CME確保用于交割的現(xiàn)貨黃金銳減,而主要空頭如摩根大通等也會出現(xiàn)實物黃金的嚴重匱乏。一旦黃金期貨到期交割違約,CME和摩根大通都無法支付現(xiàn)貨黃金,則有破產(chǎn)之虞。而允許黃金作為保證金進行商品交易,則暫時可避免了客戶要求實物黃金提走的壓力,緩解CME和摩根大通的眼前兌現(xiàn)黃金的危機。 盡管此舉是金本位回歸的實質性一步,將為未來金價打開更大空間(筆者4年前提出的金價達到3000美元以上終于獲得現(xiàn)實的支撐,已非僅僅基于邏輯的推論),但這并不意味著黃金投資風險不存在了,它反而可能導致金價更大振蕩幅度的開始。 為什么?因為一旦實物黃金可以作為保證金抵押,那么,以實物黃金作為保證金的客戶,一旦做反了方向,而沒有足夠的實力追加保證金,他將被迫將其手中的實物黃金平倉,變成別人的戰(zhàn)利品。 在金本位回歸大趨勢下,對于此前扮演了空頭主力的國際儲金銀行(bullion bank,以摩根大通、匯豐銀行等為代表)來說,它會形成一個巨大的誘惑,即試圖利用它在CME的空頭主力特權,通過控制市場跌宕,從而據(jù)他人的實物黃金為己有。 由此,不排除它們可能與某些金融主力勢力形成默契,制造黃金價格更高幅度地上躥下跳,甚至可能會打破此前2008年10月一次性下跌23.7%的紀錄。 進一步放大實物黃金保證金持有者風險的方法是,未來很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商品期貨間不同節(jié)奏的大起大伏。以前商品市場雖然振幅很大,但黃金和各種商品基本上還是同漲同跌。但未來有可能出現(xiàn)新變局——比如石油價格大漲,但黃金價格大跌,如果CME客戶是以黃金作為石油的保證金,則他會更容易被清洗出局——即國際期貨市場有可能進入前所未有的詭異時期,即商品價格更加紊亂,更無規(guī)律可循。 然而,筆者相信,操縱者雖可能成功一段時間,但最后的結果難免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因為它把貨幣黃金的老虎第一次放出了籠子,別人也會把黃金老虎放出來,而猛虎一旦出籠更加兇猛,當他們以后再想把黃金老虎關進籠子就很難做到了。 同樣耐人尋味的是,CME在美國CME交易的黃金保證金,憑什么由摩根大通的倫敦分行來存儲呢?或許有兩個原因:1.倫敦是國際現(xiàn)貨黃金的主要交易地,英國方面不同意將這些實物黃金交運美國;2.CME、摩根大通和客戶認為在美國存放實物黃金不安全,英國作為相對中立的島國更能規(guī)避風險。 第一個理由并不充分,因為如果美國金融當局要求英國放行黃金,英國沒能力也沒理由抵制。第二個原因更合理些,即CME的參與者們認為英國比美國更安全。那么,他們擔心美國什么呢?更嚴峻的紙幣危機,還是社會穩(wěn)定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CME有防火墻來遏制摩根大通將這些保證金的黃金作為做空所借的黃金來源嗎?如果沒有,摩根大通豈非是擁有了向多頭對手借黃金來做空黃金的特權? 在上述猜想被市場證實之前,筆者想提醒投資者——全球期貨市場可能會進入一個更讓人看不懂的詭異時代。只有穩(wěn)健的投資者才可能成為贏家,而長期持有實物黃金者最可能笑到最后。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