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跌跌難止或暗示不久的未來有另一輪危機將到來。那么大家很關心的一個問題是:這將利好還是利空金價呢?答案取決于黃金是否在“順周期”中。而以下歷史數(shù)據(jù)分析暗示,黃金已跳出大宗商品市場的“順周期”簡單式,意味著金價能從中受益。 一些經(jīng)濟學家們相信,金價與油價一樣,都是在經(jīng)濟繁榮期上漲而經(jīng)濟蕭條時下跌。這個理論可能想得太簡單了。不過,對于“大宗商品價格受貨幣政策(對商業(yè)周期所作出的反應)的強烈影響”這一看法,確實存在強烈爭議。來分析一些數(shù)據(jù)。 通常,大宗商品價格通常在通脹上升期而大漲,比如,在1920s、1970s、2000s的最長幾年內(nèi)都是這樣。但另一方面,在1929-1933貨幣供應縮水后,大宗商品價格表現(xiàn)不佳,1980s和1990s因執(zhí)行沃爾克規(guī)則而大幅收緊貨幣政策后也是如此。在2008年雷曼兄弟崩盤后,大宗商品價格也大幅下跌。類似地,貌似大宗商品最近的這輪跌勢意味著另一輪通脹泡沫的爆破,因?qū)嶋H/想象中美聯(lián)儲將收緊政策。雖然美國利率在2014年沒有真正上升,但投資者們提前對利率上升前景進行押注,并轉(zhuǎn)出大宗商品市場,因預計在2014年美國利率將走高。 為什么我們認為商品牛市已經(jīng)結(jié)束?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化無疑是不尋常的事情,然而,最近的超級周期在時間長度和范圍方面都相當獨特。通常大宗商品價格高企不會持續(xù)太長時間,因為高價會促使產(chǎn)商增加產(chǎn)出。通常大宗商品價格不會一起暴漲。大宗商品市場怎么會廣泛地存在供應緊缺呢? 按照流行的理論,新興市場,主要是中國和印度的快速發(fā)展,是大宗商品繁榮背后的真正原因。當然,這種經(jīng)濟增長不應該被忽視。然而,許多分析家認為寬松的貨幣政策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更重要原因。例如,根據(jù)本文中,大宗商品的增長主要是由過量流動性推高,而非由新興經(jīng)濟需求的推高。 那么,它是怎么開始的?大宗商品熱潮始于2001年年底,就在(高科技泡沫破滅促使)美聯(lián)儲降息(以緩經(jīng)濟衰退壓力)之后。低利率鼓勵銀行擴大貸款。反過來,廉價資金引發(fā)企業(yè)家的運作和投資,這刺激了對原材料的需求擴大。此外,新印刷的貨幣進入商品事故車作為投資基金經(jīng)理新的“熱點”投資目標。自1980s初期以來,大宗商品一直處在熊市當中,但新興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令投資者關注這一資產(chǎn)類別。 投資者還應注意,商品價格與下跌的股市當時呈現(xiàn)負相關關系,因低利率降低了投資大宗商品的機會成本。弗蘭克爾教授指出,美聯(lián)儲在2001-2004年大幅削減實際利率,從而降低了持有存貨從而促進需求增加的成本,在2008-2011年也是這種情況。較低的實際利率也通過刺激投資者不急于取出庫存而增加了存儲商品的成本。 但這不是故事的全部。在2001-2004年及2008-2011年期間,政府還放松管制的養(yǎng)老基金,開始通過投資大宗商品以分散其投資組合。此外,大宗商品ETF首次分類到資產(chǎn)類別中。Randal Wray教授稱這個過程中是商品市場的金融化,并認為這是商品超級周期背后的主要原因。同樣,根據(jù)Yanagisawa的理論,投機資金流入是解釋油價快速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F(xiàn)在,若增加新興市場的泡沫(并伴隨著實際增長),那么,下降的美元和QE項目刺激下不斷上升的通脹預期(在商品泡沫的第二階段),就會看到商品市場榮景是為何以及如何被創(chuàng)造的。 以上詳細分析了大宗商品整體上與經(jīng)濟周期的關系。但黃金又如何呢?這一切是否也適用于黃金?當然,黃金在很多方面的表現(xiàn)像所有其他商品。與美元的負相關關系是黃金與其他商品最重要共性。然而,黃金不僅是商品,也有貨幣屬性。這就是為什么黃金如此獨特。其中,在上述分析提及的商品中,只有黃金在2007年和2008年期間沒有受到流動性嚴重緊縮的影響,“這意味著,在國際金融功能失調(diào)之際,黃金充當了避風港”。因此,雖然在一般的大宗商品在很大程度上是“順周期性”的,但黃金突破了這個簡單關系式。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