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社會,黃金是兼具商品屬性和貨幣屬性的特殊金屬。事實上,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黃金僅具有一項主要功能,即作為衡量貨幣價值的標準。自1975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黃金價格被允許浮動,而貨幣也不再與黃金掛鉤,黃金開始被視為對抗通貨膨脹的最終工具。 在通脹嚴重的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金價曾突破800美元/盎司。21世紀初期,黃金牛市再次開啟。而2008年次貸危機之后,美聯(lián)儲實施特別刺激舉措(如超低利率)和多輪量化寬松政策,通漲風險增加,黃金市場始終保持牛市環(huán)境。 2012年美國國家經(jīng)濟研究所(NBER)兩位學者Claude B. Erb和Campbell R. Harvey發(fā)表了《金色困境》研究報告,對經(jīng)通脹調(diào)整后的黃金價格與未來黃金真實回報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 在這份研究報告中,Claude B. Erb和Campbell R. Harvey提出了“黃金常數(shù)”的概念,即通貨膨脹是金價的基本決定因素,雖然短期內(nèi)黃金價格上下波動,但長期內(nèi)會恢復到由通脹水平?jīng)Q定的均值水平。而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這兩位學者進一步指出,按照“黃金常數(shù)”理論,在未來十年中,黃金的年平均真實回報將會是-3%,而若是出現(xiàn)過去市場動蕩下的過度拋售,則這一回報將會低至-11%。 這兩份報告對常被提及的黃金的抗通脹性進行了研究,具體而言,考察了黃金價格與廣泛使用的通貨膨脹指數(shù)(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CPI)之間的歷史關系,基于歷史關系不變的假定,估算出了合理的黃金價格為825美元/盎司。 在1975年至2015年間,黃金真實價格來回波動,但沒有明顯證據(jù)顯示真實價格的走勢具有持續(xù)上升或下降的趨勢。真實價格總是在一段時間內(nèi)上升,而后朝著平均水平下降,或是在一段時間內(nèi)出現(xiàn)下跌,之后又回升至均值水平。 下圖顯示根據(jù)“黃金常數(shù)”計算出的黃金價格(直線)與黃金歷史價格(折線)。黃金常數(shù)價格由真實黃金價格的歷史平均值乘以CPI得出。根據(jù)目前的物價水平,當前的黃金常數(shù)價格應為825美元/盎司。然而,黃金歷史價格卻并不總是等于常數(shù)價格。 在1980年以及2000年附近黃金歷史價格與黃金常數(shù)價格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以往人們認為黃金能夠?qū)_通貨膨脹風險,給投資者提供通脹保護,都是基于黃金價格與物價水平之間具有高度相關性的“常識”,如此經(jīng)通脹調(diào)整后的黃金價格基本保持不變,從而能夠提供穩(wěn)定的購買力。 而在1980,至2000年的20年間,黃金的名義價格與真實價格均大幅下降,黃金是有力的抗通脹工具這一觀點很難被證實。 黃金真實價格的大幅波動則給了交易員們采用均值回歸策略的機會。Erb指出,在1980年黃金真實價格曾高達8,在此之后則以每年-10%的真實回報下降;而在2000年真實價格低至1.4,此后則以每年約15%的真實回報上漲。 從1975至2015年間黃金真實價格的均值回歸情況可以看出,當黃金的真實價格低于歷史平均水平(約3.4)時,此后十年的真實回報為正;而當真實價格高于平均值時,真實回報為負。 均值回歸策略則要求在真實價格處于高位時賣出黃金,而在真實價格處于低位時買入黃金,從而獲得正向收益。 如果我們假定長期內(nèi),黃金的真實價格保持不變,并且我們對黃金真實價格的歷史平均值的計算無誤,那么若在未來十年內(nèi)黃金真實價格逐漸回復至均值水平,可以預計,未來十年內(nèi)黃金的年均真實回報將為-5%。這意味著黃金的購買力將會逐年下降,顯然,我們不能對黃金的抗通脹能力一概而論。 當黃金價格較低時,可預計未來的黃金價格將會走高,那么黃金就是對沖通貨膨脹的有力工具。而當黃金價格較高時,未來的價格走勢具有下跌傾向,那么此時黃金就不再具有對抗通貨膨脹風險的能力。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